当前位置: 首页 > 健康图书 > 养生保健5 > 中国农历养生法
编号:11902171
秋 季 养 生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0年3月9日 中国农历养生法
     中医学认为“久病伤阴”,因此,许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、甲亢、高血压、慢性肾病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、哮喘以及各种癌症等一系列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阴虚表现,养阴补虚是这类慢性疾病病人调理的重要原则。

    秋季防燥养阴法

    秋季要防止燥邪对人的伤害,这样才能养护好体内的阴气。具体而言,应注意以下几点:

    第一,注重饮食。秋冬寒凉,人体阳气不致衰泄,脾胃功能每多健旺,此时若采取相应的食疗,多能收到强身祛病的效果。素体阴亏之人尤宜趁此季节进食养阴之品,如小米、麦粉及各种杂粮和豆制品;牛奶、鸡蛋、瘦肉、鱼肉等;特别是苹果、甘蔗、香蕉、葡萄、山楂等。“秋分”过后,秋燥便成了中秋到晚秋的主要气候特点。因此,秋日宜吃清热生津、养阴润肺的食物。泥鳅、鲥鱼、白鸭肉、芝麻、核桃、百合、糯米、蜂蜜、牛奶、花生、鲜山药、白木耳、广柑、白果、梨、红枣、莲子、甘蔗等食物都能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。而早餐推荐喝粥,有利于和中益胃生津。一般适合秋天喝的粥有百合红枣糯米粥(滋阴养胃),百合莲子粥(润肺益肾),百合杏仁粥(祛痰止咳),鲜生地汁粥(凉血润燥),扁豆粥(健脾和中),生姜粥(御寒止呕),胡桃粥(润肌防燥),松仁粥(润肺益肠),*粥(明目养神),山药粥(健脾固肠)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第二,调养情志。秋冬之时养阴,要求做到安然恬静,无过多奢望,无过度思虑,尤其不宜动怒。因怒则气机上逆,损及*,甚则阳亢化风,而诱发眩晕、中风等病。

    第三,节制*。人体的精气宜藏不宜浮,宜秘不宜泄,精气秘藏则气足神旺,健康无病。秋冬之令,应注意顺应自然界主收主藏的规律,节制*,蓄养*。

    第四,勤于锻炼。练功养生已为多数人接受,秋冬之时更宜通过练功以调畅气机、培养*。我国古代在摄生保健方面有强调“动”和“静”的两种不同观点,然而现代科学证明,“动”与“静”各有其美。采用动功还是静功须因人而异,不必拘泥,但贵在持之以恒。

    第五,注意皮肤护理。秋季除了季节特点外,皮肤本身水分蒸发也加快,外露皮肤会因缺水而变得粗糙,弹性变小,严重者还会产生皲裂。因此,大家在平素洗浴时不宜用碱性大的用品。爱美女士还要注意皮肤的日常护理,多用保湿补水之品。另外,更重要的还应从内而调,除了平时多饮水以为,还可多食泥鳅、白鸭肉、花生、红枣、莲子、甘蔗、芝麻、核桃、蜂蜜、银耳、梨等,因为这些可以较好地滋润肌肤,美化容貌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秋季养生宜养肺

    肺主呼吸,最容易受到自然界空气变化的影响。秋季气温逐步降低,如果不能适应外界气温变化,便会产生感冒、咳嗽,特别是那些素有哮喘病、支气管炎等病史的人,往往在秋季会复发或加重病情。

    秋天养肺的方法:

    第一,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:每天都要适当的笑一笑。做一些让自己快乐的事情。这是因为,笑能宣发肺气,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、消除疲劳、祛除抑郁、解除胸闷,还可以使机体的血液循环加快,心肺气血调和,对身体健康很有帮助。

    第二,注意经常沐浴:因为肺跟人体的皮表关系密切,经常沐浴,可以起到润泽皮肤,补养肺的作用。沐浴时水温一般控制在25℃,以浸泡为主。, 百拇医药